2024年4月18日中國醫(yī)科大學2024-2025學年度醫(yī)學生醫(yī)學技術技能大賽在沈北校區(qū)落下帷幕,我院實習學生代表隊獲團體“優(yōu)秀獎”。
本次大賽競賽宗旨是提升醫(yī)學生臨床實踐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,促進醫(yī)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。比賽設置了心肺復蘇、胸穿、腰穿、腹穿、骨穿、上肢骨折外固定、小兒生長發(fā)育測量、動靜脈穿刺、胃管植入、膿腫切開等10余項基本技能考核項目,全面考察學生的臨床技術操作規(guī)范和團隊協作能力,并首次引入“切問”平臺對學生的臨床思維進行考核。
大賽首次應用“切問”平臺進行考核
在黃汝剛副院長積極倡導及大力支持下,科教部門高度重視,在賽前對學生進行組織動員,嚴格制定培訓計劃,邀請祝勝男、郭靜等多名優(yōu)秀臨床技能帶教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充分、細致的技能培訓。通過近一個月的共同努力,學生們的實操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。
隊員賽前進行技能操作練習
通過考核,科教科選拔出由應桃、靳晴、朱心悅、張妍4名本科實習學生組成的參賽代表隊。她們賽前積極訓練,努力提高個人技能水平,成員間配合默契。參賽期間她們通力合作,在賽場上展現了良好的基本功和臨床素養(yǎng)。
比賽現場學生進行骨折外固定包扎
對于學生而言,經驗的獲得比名次更重要,此次參賽經歷鍛煉了學生臨場能力,促使學生在應對未來的挑戰(zhàn)中更加穩(wěn)、準,在細節(jié)上更加注重精益求精。
比賽現場學生進行心肺復蘇
全面提升學生臨床崗位勝任力,是中國醫(yī)科大學賦予每個臨床教學基地的教學重任,我院在“科教興院、教學相長”方針指引下,不斷規(guī)范實習學生的臨床基本技能,促進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,提升學生臨床思維和醫(yī)患溝通能力。“以賽促學、以練促教”,在賽事中錘煉學生“醫(yī)者匠心”,在比賽中檢驗我院臨床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水平,科教科在以后的本科生臨床實踐技能培訓中,將更多地應用培訓與分組比賽相結合的模式,深入提高學生的臨床思維、溝通協作及技能操作水平,讓鐵嶺市中心醫(yī)院臨床實踐教學基地隨著新院區(qū)的正式啟用而更加璀璨。
供稿:科教科
編審:宣傳科